【通州区人民医院 陆云芬】如何与患者及家属讨论治疗方案?如何用通俗的语言对患方讲解医学知识?如何面对患者及家属的抱怨或过激言行?7月23日—24日,通州区人民医院联合南京医科大学医患关系研究中心举办GLTC医患沟通模式临床案例解析学习班。来自全院医疗、护理单元的240余名医护代表参加了学习。
当前,医患关系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多方研究和事实证明,医患矛盾与纠纷产生,70%的原因是由于医患沟通不畅引起的。因此,作为医患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医务人员,需要不断提高沟通技巧,增进医患和谐,实现医患双赢。
GLTC医患沟通模式一种新型的医患沟通技巧模式,由南京医科大学医患沟通研究中心研究推广。G,就是goodwill,要求医护人员在医疗服务中主动显示善意,用和善的肢体语言伴以亲切的口头语言,使患者及家人感受到温暖、尊重及诚意的氛围;L,就是listenning,要求医护人员全神贯注接收患方全面信息,不随意打断患者,要准确理解并掌握患方提供的有利于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信息;T,就是talk,要求医务人员在医患谈话中掌握要点反馈、职业语言、讨论选择、鼓励语言等技巧,展现医学的艺术与医患的和谐;C,就是cooperation,是指医患双方通过多次沟通后达成了共同意向或决定,建立了互信关系,医护人员在患方配合下,以主导的姿态和负责的行为实施医疗服务。
学习班上,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党委书记、博导王锦帆,硕导郑爱明两位教授从当前医疗环境与医患关系入手,阐述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意义,介绍了GLTC医患沟通模式,并用14个临床中常见的医患沟通场景,讲授了GLTC医患沟通的理论和技巧。首先通过让学员们观看视频资料,指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再由学员扮演医生、老师扮演患者现场模拟沟通技巧;最后,由主讲专家进行总结,解析沟通要点。
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烈互动,氛围十分活跃,学员们结合平常积累的医患沟通经验,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分享各自的沟通技巧和心得体会。大家纷纷表示,课堂提供的案例几乎每天都在临床中出现,讨论的内容十分“接地气”。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学员们对GLTC理论的认知和理解,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大家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