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医心医意 爱洒边疆——记南通援疆医疗队消化内科医生李小飞

来源: 市卫健委人事处 发布时间:2019-04-18 字体:[ ]

2018年7月,南通市6家医院的7名医疗专家肩负着南通人民的重托,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进行“组团式”援疆。他们远离家乡和亲人,克服重重困难,真情奉献当地各族人民,把无限的激情倾注在伊宁县的医疗卫生事业中,用精湛的医术和忘我的工作热情赢得了当地群众的赞誉,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作出了贡献。

微信图片_20190419160849_副本.jpg

“在伊宁县的这段时光,将是我一辈子难忘的记忆。”从千年古城如皋到西域边陲伊宁县,数千公里的跋涉,让如皋市中医院医务科副科长、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李小飞感慨万千。

微信图片_20190419160842_副本.jpg

去年7月,作为南通市第九批中期轮换援疆医疗队员里最年轻的一名成员,李小飞来到伊宁县中医医院,开启了他难忘的援疆之行。尽管来援疆之前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现实情况还是远远超乎李小飞的想象。他所在的伊宁县中医医院消化内科只有1名医生,内镜室更是经常“关门歇业”,基本的检查器械、手术器械奇缺,日常只能做一些常规检查,稍有复杂的病情都要转诊到几十公里外的伊犁州甚至更远的乌鲁木齐的大医院去。虽然条件简陋,但当地医生们千方百计的干好工作,在有限条件下最大限度为边疆群众就诊提供方便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李小飞,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从他内心升起。

受气候和饮食习惯影响,伊宁县需要做胃肠镜的患者较多,但常规的胃肠镜容易给患者造成痛苦,很多患者都不愿进行相关检查。在发现这个求医中的痛点后,李小飞在医疗队麻醉医生胡娟的协助下在伊宁县开展了无痛胃肠镜检查及治疗,赢得了病人的一致好评。

微信图片_20190419160856_副本.jpg

3月15日,67岁的哈萨克族老人吐尔逊哈孜在老伴儿的陪伴下到伊宁县中医医院就诊,半个月前,突然出现黑便、头晕、身体不适,血常规发现贫血,这让他有点担心消化道会不会有问题。虽然肿瘤标志物是正常的,但他还是有点不放心。可是十余年前的一次胃肠镜让他感觉十分痛苦,他非常抗拒再次进行相关检查,在李小飞的建议下,他进行了无痛胃肠镜检查,结果排除了胃肠道肿瘤的可能,这让他悬着的一颗心放下了。“南通专家‘佳克斯’!”老人兴奋地伸出大拇指,用哈萨克语向李小飞表达谢意。

在接诊过程中,边疆群众看病的不易深深触动了李小飞。3月26日14点,快要下班了,一名哈萨克族妇女走进了诊室。她说她叫阿依提古丽,家住伊宁县喀拉亚尕其乡的一个偏僻山村里,为了看病,早晨骑马一个多小时到山下公路,然后搭便车一个多小时到县城,看完病还得在天黑前赶回家。“其实她患的就是普通肠胃炎,一般而言在乡村卫生院开十几元钱的药就解决问题了,但是因为这里农村卫生院的人才匮乏,本地农牧民都不是很愿意去,小病也要到县城医院就诊。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这里的农牧民看病太不容易了,我一定要把自己掌握的医疗技术传授给更多的本地医生。”李小飞动情地说。

根据消化内科的专业特点及现有条件,李小飞一方面对各类常见病情进行规范化诊疗,一方面手把手向当地医生传授手术操作流程与操作方法。针对日常诊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每周都给科室医生上一次课。同时,他还利用下乡义诊时间,为当地乡村卫生院医生讲解相关知识,在治病的过程中不断开展“传”、“帮”、“带”,为当地医疗卫生人才梯队的建设尽了一片真心。半年时间里,他多次奔赴英塔木镇、愉群翁回族乡、胡地亚于孜乡、莫洛托乎提于孜乡、吐鲁番于孜乡等地,挥洒汗水、奉献真情,赢得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微信图片_20190419160831_副本.jpg

“李老师教会了我们很多新技术,像无痛胃肠镜、单人结肠镜、内镜下止血等操作,现在我都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了。之前这些手术都没有开展,可以说每一项技术都填补了医院的空白。”伊宁县中医医院医生沈林菲说。

来到伊宁县仅半年时间,李小飞已累计接诊患者580余人,带教科室人员门诊治疗患者370余人,开展各类手术治疗240余次。

“他舍小家顾大家,到千里之外为边疆各族群众诊疗服务,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诊治了五百多名患者,与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真情融入了伊宁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大熔炉里,我为有这样的同事感到骄傲和自豪。”南通市妇幼保健院纪委书记、第九批中期轮换医疗队领队张振宇动情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