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卫生局2011年主要工作安排
来源: 南通市卫计委 发布时间:2011-04-16 09:51 累计次数: 字体:[ ]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始之年,也是深化医改攻坚克难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卫生工作,对于完成医改三年目标,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卫生工作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进一步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着力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平安医院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公立医院改革和乡村一体化进程,切实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努力实现“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抓紧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确保全覆盖。

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入第二批实施地区的5个县(市)区已于3月份全面启动,力争5月份实现镇、村全覆盖。

零差率销售药品是启动基本药物制度的主要标志。首先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制度要求,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省补充药物目录范围内的药品,并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对尚没有政府办卫生院的乡镇探索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在民办医疗机构配备使用一定比例的基本药物。严格基本药物的使用监管,大力开展医务人员培训,推广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基本药物处方集和临床路径,加强用药行为监督评价。做好新农合报销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的衔接工作,确保基本药物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5个百分点以上,引导群众首选使用基本药物。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基本药物政策和合理用药知识的宣传,让群众了解基本药物政策,掌握科学用药知识,提高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度和信赖度。

围绕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认真做好经费测算工作,确保补助资金足额纳入预算并及时拨付到位;尽快完成乡镇卫生院核编工作,实行以县为单位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做到定编定岗不定人;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补偿办法,明确补偿渠道和额度,形成稳定的投入机制,保证基层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水平与当地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认真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对工作数量、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等指标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分别与单位补助和个人收入挂钩,力求财政资金投入产出比的最大化。

(二)不断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维护公益性。

在农村,重点加强乡镇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政府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认真总结通州、海门、启东等地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革重组的做法经验,指导如东、如皋、海安三个县(市)对照上级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实现“每个乡镇有一所政府办卫生院”。与此同时,坚持适度规模、适宜技术,加快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增强防治结合服务功能,争取建成3-5个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探索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规范村卫生室收支管理,促进乡村卫生机构协调发展。积极争取扶持政策,提升中心卫生院服务能力。

在城市,重点抓好新建城区、县级市城区和县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划建设,健全服务网络,改善设施条件,加强内涵建设,力争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市)1个、省级示范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个。制订实施社区门诊诊疗规范,统一社区诊疗科目、服务模式和服务行为,保证服务质量和安全。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推广崇川区“健康580”服务模式,健全团队服务 和责任 医师制度,主动为居民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居民社区门急诊人次占比稳定在45%以上,门诊均次费用比三级医院低50%以上,社区预防保健达到当地总量的60%

在基层特别是农村,卫技人员短缺矛盾仍很突出。我们将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基层适宜卫生人才培养培训。重点开展乡镇卫生院骨干医生到县医院进修项目,健 全住院 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大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力度,鼓励大医院为基层培 养全科 医师。积极实施“大学生村医计划”,创造条件鼓励医科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输送更多“新鲜血液”,逐步优化农村卫生人才结构。继续推进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力争其中大多数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深入开展适宜技术进基层活动,加强农村适宜卫生技术培训,确保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提供。

(三)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促进均等化。

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和卫生应急体系,加强公共卫生机构效能建设,严格绩效管理与考核,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调动公共卫生人员的积极性,把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细、做实,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疾病。

一是规范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人均项目经费不低于25元,崇川、港闸和开发区达到30元,通州区达到27元。坚持以提高实施效果为导向,规范项目管理,统一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重点强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以及慢性病、重性精神病和老年人保健的服务管理,确保以县(市)区为单位居民健康建档率达90%,电子化管理率达80%以上,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率90%以上,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病规范管理保持省内领先,建成省级慢病综合管理示范区1个。加强项目培训,严格考评督导,提高实施质量,防止弄虚作假。强化项目经费监管,坚持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或挪用。经费补助坚持向一线倾斜,用于乡村医生的劳务补助不低于40%。继续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预防孕产妇艾滋病母婴传播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完成农村妇女“两癌”检查5万人。

二是不断加大重大疾病防控力度。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切实做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和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巩固结核病防治工作成果,加强医防合作,规范诊疗行为,保证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实施质量。推进重点地区和人群的艾滋病防治,认真落实“四免一关怀”等政策,扩大宣传教育、监测检测、综合干预等覆盖范围,把防治措施落实到社区、落实到个体。认真实施儿童扩大免疫规划,开展计免接种门诊基本现代化创建活动,以乡镇为单位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提高麻疹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力争麻疹发病率控制在5/100万以下。继续做好血防巩固监测工作,加强新发现麻风病人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提高疟疾输入性病例和重症恶性病人的识别救治能力。

三是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工作。推进各级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健全市级卫生应急指挥系统,构建应急决策指挥平台,优化基本功能模块,建立应急信息数据库,形成联动指挥网络,提高决策指挥能力。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增强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巩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体系,加强主动监测预警,提高时效性和准确性。推进卫生应急队伍建设,确保专业齐全、规模适度、管理规范,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加快建设公共卫生物资储备库,建成覆盖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物资储备保障体系,力争三年内达到国家标准。推进卫生应急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开展卫生应急示范县(市)创建活动,通州区年内要建成省级示范区。做好重大活动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拓展12320服务功能,努力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

四是全面提升妇幼保健水平。推进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启动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提高妇幼保健服务可及性,推动妇幼保健服务均等化,6月底前崇川、港闸区分别建成妇幼保健所,50%的县()区年内通过绩效考核。强化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做好流动人口中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高危儿和体弱儿的筛查管理。加强助产技术精细化管理,建立定期质量评价制度,实施产科危重急症诊疗规范,加强孕产妇危重急症识别和救治技术培训,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8/10万、10‰以内。落实三级预防措施,规范产前检查和产前诊断,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6‰以下。加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人员和项目准入管理,强化爱婴医院和托幼机构保健监管。推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制度,实现免费婚检全覆盖,婚检率达到60%以上。

五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结合全市开展的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切实加大卫生城市、村镇创建力度,确保建成市级卫生镇10个、卫生村60个,力争建成省级卫生镇5个、卫生村40个;强化创卫长效管理,确保市区和海门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查。深入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市本级继续办好“南通健康”报,与电视台合作举办“健康向尚”栏目。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医药卫生知识的传播,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力争新增亿万农民健康教育示范乡镇10个,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建成无烟单位。加快农村改厕进程,新增无害化卫生户厕15万座。完善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网络,农村水厂水质监测覆盖率100%

(四)切实履行综合监管职能,保持常态化。

根据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今年起卫生部门将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行政监管效能,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和义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1、全面强化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全面规划“十二五”期间食品安全工作,充实调整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办公室力量,健全食品安全责任体系,推进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加强各环节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严格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的无缝对接。抓好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业务培训,完善食品安全处置和举报投诉体系,提高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预警和快速反应能力。理顺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整合食品检验检测力量,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落实动态监测计划,监测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告。建立食品检验检测信息平台,实现检测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推进食品安全巡查和专项整治,督促指导食品企业严格执行原料查验、索证索票、全程追溯和不合格食品召回等制度,实施食品安全全程管理。加强食品安全法制宣传,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保护能力。推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探索建立行业诚信自律机制。

2、全面强化综合卫生监督执法。推进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达标评估,进一步改善卫生监督机构人员配备、房屋设施、执法装备,力争所有县(市)区通过省级评估。完善基层卫生监督网络,推动分支机构建设,逐步实现重心下沉。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创新便民服务举措,争创最佳办事环境。切实加强餐饮服务安全监管,抓住卫生条件和原料安全两个关键开展专项整顿,加大对无证餐饮单位查处力度。继续加强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许可、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管,严格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职业危害。推进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实施学校综合卫生监管,加强对传染病防治、消毒产品、涉水产品的监管,强化集中式供水和二次供水监督监测工作。完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系统,加快“数字卫监”平台建设,推动监督管理的标准化,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

3、全面强化医疗服务市场监管。不断规范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和执业监管,实行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公示制,加强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备案管理,坚持医疗执业登记现场审查制度。从严掌握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规范医疗机构类别和命名,合理核定执业范围和诊疗科目。加大医疗机构日常监管力度,加强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及时查纠不规范执业行为。严格医护人员资格准入和执业行为监管,坚持医师定期考核制度,做好医师多点执业备案管理,依法查处无证或超范围执业行为。加强医疗技术准入和应用监管,完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未经批准,不得开展二、三类技术和血液净化、妇科内镜项目。认真把好医疗广告证明初审关,继续开展医疗广告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采供血行为,净化医疗市场秩序,维护患者合法权益。

(五)加快推进医院管理创新,调动积极性。

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采取“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先易后难、边试边推”的方式,全面推广见效快、易操作的惠民便民服务措施。

一是促进卫生资源合理配置。以满足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目标,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制订实施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逐步实现规划区域内各类卫生资源的科学配置。加强县级医院建设,适当放宽二、三类技术准入,符合条件者可逐步纳入三级乙等医院管理。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消除制约社会办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障碍,确保在准入、执业、发展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大力支持发展上规模、质量上水平、项目有特色的民办医疗机构,严格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或涉及基本医疗服务的项目。

二是推动医疗服务持续改善。深入开展“全面改善医疗服务,推进医德医风建设”行动,加强服务窗口规范化建设。二级以上医院全面提供预约诊疗服务,努力缩短患者就医时间。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合理配置护士力量,实行责任护士制度,规范分级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的精细化程度。扎实推进“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开展“患者安全年”和病人安全目标评价活动,落实医院管理规范和标准,加强医务人员“三基”考核,组织处方和病历质量抽查。加大临床路径管理推广力度,落实“三合理”诊疗规范,控制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继续做好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工作,完善大型医院巡查制度,探索建立公立医院长效监管和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医院投诉管理和医患沟通,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三是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基本现代化建设,推进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启动新一轮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和临床诊疗中心建设。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发挥中医药在预防、养生、保健、康复、治疗中的作用。重视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名中医工作室建设,实施中医类 别住院 医师规范化培训和“青苗培养工程”,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推广,开展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满足群众中医药服务需求。

四是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规范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全面加强全成本控制,探索高效、优质、低耗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卫生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建立健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加强管理效能、服务质量、群众受益等方面的考核,建立以公益性质为导向、以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核心、以岗位责任和绩效为基础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质量进一步改善,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让群众尽快享受到医改带来的便利与实惠。

    (六)大力实施科教兴卫战略,力求高起点。

首先,着力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从群众健康需求和事业发展需要出发,完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采取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逐步优化专业人才结构,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中青年技术骨干队伍。重视学术带头人培养,尤其在重点领域要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储备学术带头人后备力量,保证重点学科和临床专科的可持续发展。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建立完善人才评价管理制度,健全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创新有利于人才成长、发挥创造力的管理体制。

其次,着力推进重点学科和临床专科建设。“十二五”期间,我市将重点建设10个医学创新平台和10个临床诊疗中心,建设20个医学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100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培养50个卫生科技创新团队。集中力量在一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不断提升医学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年内要实现国家级重点专科“零”的突破。推进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三级医院要争创3个以上省级重点专科,二级医院要争创3-4个市级重点专科,努力形成特色和影响。加强儿科、妇产科、老年病科、康复科、精神卫生科等薄弱专科建设,更好地解决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精神病人等特殊群体的医疗保健需求。

再有,着力加大科研创新和技术引进力度。针对目前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解决疾病诊治的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以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研究为突破,加强传染病防治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预测和应急能力研究,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终末期肝肾疾病等危害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依托我市区位优势,实施接轨上海战略,加强医学新技术与新项目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在重点领域开展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建立新技术、新项目推广引用平台,探索新技术、新项目共享机制。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加强教育基地建设,建立评估制度,完善学分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七)推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增强协调性。

一是巩固发展新农合制度。确保新农合人均筹资不低于250元,其中政府补助不低于200元,以县为单位参合率在99%以上。完善新农合补偿方案,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新农合报销目录,县乡两级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补偿比达65%以上。积极开展农村重大疾病救治工作,提高农村儿童白血病和先心病等重大疾病保障水平,结合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基本解决重大疾病患儿的医药费用。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扩大按病种付费改革范围,探索门诊基金总额预付制改革。加强医药费用水平监控,严格定点机构管理,遏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完善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加快推进互联互通,以村为单位实现全覆盖。加强转外就医管理,建立简便、规范的转诊制度,最大限度惠民便民

二是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尽快出台卫生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健全信息机构和人才队伍,加快市级平台建设进程,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5项业务应用,建设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信息网络。重点推进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建档质量和管理水平;建立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网络,解决好电子病历结构化、瞬时异地储存、电子签名认证等问题,确保2/3以上的三级医院和有条件的县医院电子病历达到规范要求,促进医院管理精细化。重视远程医疗系统建设,用两年左右时间,建立城市辐射农村的远程医疗会诊系统,促进医疗信息和医疗资源共享,发挥大型医院技术优势,帮助基层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是继续抓好无偿献血等工作。完善无偿献血工作部门协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创新招募方式,发展献血志愿者队伍,鼓励设立固定献血屋,拓展基层献血网点,确保自愿无偿献血率100%。推进临床互助献血,探索自体血回输,最大限度开源节流。加强血液质量检测,落实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推进市级医疗应急救援基地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医疗救治能力。健全院前急救网络,强化急救机构能力建设,开展急救培训演练,改善急救设备,优化网点布局,保证急救处置成功率。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项目,深化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完善医患矛盾调处机制,加强安全生产与综合治理,为卫生事业发展创造安定和谐的环境。

(八)强化卫生行风和党风建设,提高满意度。

一方面突出行业特点,坚持标本兼治,进一步提高卫生行风建设水平。继续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放大“无红包医院”效应,巩固“廉洁从医”的行风品牌。不断完善医德考评制度,引导广大医务人员养成良好职业风范,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认真落实出院患者回访制度,加强患者满意度调查,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建立健全不当处方院内公示和点评、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等制度,加强对药品使用的管理和监督,从严规范医生处方行为。严格执行药品耗材网上集中采购制度,做到规范操作,强化动态监管,构建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大型医院和行风巡查,积极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不断提高社会综合满意度。

另一方面紧扣活动主题,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巩固创先争优活动成效。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党的知识、党的历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创先争优热情。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核心,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党风廉政教育,严肃查办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件,建立健全反腐纠风长效机制,为创先争优活动提供纪律保证。以党员干部承诺践诺为抓手,不断丰富争创内容,创新争创形式,提升争创实效,把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贯穿活动全过程,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创先争优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