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建议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5 15:50 累计次数: 字体:[ ]

施怡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关于目前基层医疗卫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提出了比较好的建议,对此我们深表谢意。目前,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近年来,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相适应的地方,问题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总体薄弱、基层卫生科室设备不够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供给不够充分、基层医疗卫生活力不足”等四个方面。我们在强基层、建机制方面不断做出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实施的举措

1.完善服务体系。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加以推进。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创造条件推动落实目标任务。如皋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如皋市镇(区、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指导意见(试行)》,按照“市镇共建、一镇一策、典型引路、协同推进”的原则,总体规划,分批推进,通过整合、新建、改建等方式,确保每个镇(区、街道)建成由政府主导、全面履行“两个基本服务”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内完成城南街道、长江镇、丁堰镇、九华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工作。如东县委、县政府针对国家融资平台调整的实际,转变投资主体,改由县政府组建的国有投资公司作为投资主体,采取“医养商”模式投资新建新店镇卫生院。到2020年,我市实现一镇一家公立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目标。

2.加强机构建设。各地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列入“十三五”规划总体部署,并纳入当地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重点推进。2018年,启东市合作镇卫生院主体工程全面完工;通州湾三余镇人民医院病房大楼、海门市三星镇(工业园区)卫生院、通州区川姜镇卫生院全部竣工并投入运行;如东县长沙镇卫生院提档升级工程、海安市高新区中心卫生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此同时,按照填平补齐原则,配备配齐相关医疗设备。积极开展省示范创建活动,近年来我市已建成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1家、示范村卫生室216个,打造省级特色科室11个,实施镇村医疗卫生机构 “六统一”工程,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规范功能布局,推动能力提升,增强辐射效应。

3.强化队伍建设。一是实施定向招聘,以县为单位,面向全国,统一定向招聘医学类本科毕业生。降低开考比例,组织各地按照1:1比例采取校园招聘方式招录基层卫生人员。二是完善培养方式,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按照“县招乡用”、“乡招村用”原则,以县为单位整体确定免费培养岗位编制总额,定向培养学生毕业后分配实行县域内统筹安排。2018年,全市完成农村定向订单医学生培养100人、农村医学专业定向培养乡村医生317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医生队伍老龄化与基层卫生人员数量不足的矛盾。三是开展骨干人才遴选,扩大省级优秀骨干人才规模,发挥骨干人才辐射效应与引领作用。2018年共确定基层卫生骨干210人,每人给予3-4万元的奖励。创新分配方式,海安等地对确认的省基层骨干卫生人才实行协议工资制,达到一流人才一流报酬的激励目标。四是开展技能竞赛。注重人才技能培养,组织开展基层卫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技能竞赛,通过岗位练兵、以赛促训,切实提高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

4.注重能力建设。组织实施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分层次培训基层骨干临床医师、全科医师、管理人员、护士以及乡村医生。加强基层卫生在职人员培训,依托市、县(市、区)基层卫生人员实训基地,开展基层卫生人员轮训,加大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力度。组织乡村医生参加实用技能进修,对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质以上优秀村医分批到市二院进行为期3个月的脱产培训;组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医师到县级人民医院(市属医院)参加务实进修。积极组织优秀全科医生出国研修。加强基层管理人员培训,组织基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参加全省卫生计生委领导干部管理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提高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开展基层卫生人员实训基地建设,海安市卫生计生委、市一院分别建成县级和市级实训基地。

5.构建激励机制。围绕实施市六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推动各地出台贯彻文件。海安、通州、开发区等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允许”的要求,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集结余部分提取40%用于发放医务人员劳务报酬,重点向业务骨干、临床一线人员倾斜,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分配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安排。海安、如东、启东等地明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范畴。海安市对确定为省级基层卫生骨干人才实行协议工资制。海安市、开发区对乡村医生、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全部办理“五险一金”社会保险。各地设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资金池”,实行封闭管理,将不少于48%的经费用于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劳务报酬,引入第三方评估,严格考核发放,充分调动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

6.优化服务模式。组织实施基层首诊式签约,推广应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库,组织设计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面向辖区居民可供直观选择的签约服务“菜单”,实现城乡居民自主“点单式”签约。优先做好重点人群签约服务工作,组织家庭医生服务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推进家庭医生工作室建设,开展以家庭病床为重点的预约上门服务。开展“大基层”试点工作,海安市印发了《海安县“大基层”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试行)》,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的“大基层”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构建了由10家乡镇(中心)卫生院、10家区镇卫生计生所、44家一级医院、212家村卫生室、1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92个医务室、门诊部、诊所等组成的“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其中,3家乡镇卫生院达到一级甲等标准,7家中心卫生院达到二级乙等标准,村卫生室标准化率100%,以此为推动促进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有效整合医疗资源,进一步夯实网格化管理服务。

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一)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规范机构服务功能。针对目前我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职能覆盖率低的现状,重点加强基层康复医学科建设,理顺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资源整合后镇村两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职责分工,加快完善“六位一体”职能。二是合理规划人员编制。积极争取当地编办、人社等部门的支持配合,统筹调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确保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技人员达到55~60名,乡镇卫生院每万常驻人口15~18名(其中卫技人员占比90%以上),村卫生室每千常住人口1~1.2名(其中至少应有1名女乡村医生或女执业助理医师)。三是理顺基层体制机制。推进如皋市、如东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构,确保2020年每个建制镇拥有一所政府办乡镇卫生院。推进海安市撤县建市后城关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型升级。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将升级为二级医院的原乡镇卫生院、政府规划的护理院及门诊部、诊所、厂校医务室等纳入基层卫生管理体系。推进家庭医生工作室建设,整合社会办医疗机构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推进政府办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紧密型”一体化管理,实现业务统一管理、人员统一聘用、财务统一管理、工资统一发放、药械统一调拨、绩效统一考核等“六统一管理”。

(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一是完善科室设置。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进一步健全儿科、中医科、心电图室、B超室、哺乳室、防保科等科室设置基础上,确保抢救室、急诊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等急诊急救、感染控制的科室,以及与当前疾病谱相适应的慢病门诊、日间病房、康复治疗室等科室实现全覆盖。健全完善村卫生室13个功能区布局。二是推动设备达标。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重点配齐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型呼吸防护面具、开胸包、喉镜、眼底镜、电子灭菌器、牙科综合治疗椅、耳鼻喉综合治疗椅、超声波治疗仪、心脏除颤仪等配置率低的设备,满足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三是加快信息化建设。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大力推进云HIS系统,推进医疗机构、检验机构、疾控机构及医保经办机构间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提高服务的协调性、连续性。探索“互联网+”在全科医疗服务中的应用,推动手机APP、移动互联等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与全科医疗服务相结合,为开展预约服务、健康教育、信息咨询和互动交流提供便利。利用便携式居家穿戴设备、智能化信息技术和物联网等手段,不断拓展全科医生服务内涵,提高服务效能。

(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一是加强人员队伍建设。继续推行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定向委培政策,加大“211”、“985”工程院校医学类学生吸引力度,强化岗位练兵和继续教育,提升专业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推进县乡村一体化建设,探索实施“即招即录”、“城招乡用”、“乡招村用”招聘机制并给予政策保障。二是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强化基层基础地位,赋予基层医生更多可调配资源,借助专科联盟、医联体等渠道,推动公立医院优质资源下沉、重心下移,延伸服务半径,改进优化转诊服务,实现卫生资源共享、服务上下接续,扩大社会影响力。同时,定期接受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轮岗进修,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三是探索实施分级诊疗。以基层高血压防治为突破口,与医联体专科医生组建慢性病诊疗协作组,构建“急性发作进医院,稳定康复在基层”慢性病患者管理模式,构建急慢分治和有序转诊制度。四是创建基层特色科室。集聚优质医疗资源,拓展医疗业务范围,常规开展一、二级手术,提高对急危重症判断和初步抢救能力,形成与县级医院功能互补、差别化发展新格局。五是推进资源集约化利用。构建覆盖全市的临床检验中心、影像诊断中心、病理诊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药品配送中心和远程会诊中心,实现医疗卫生优质资源共享,延伸服务进社区,带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服务能力。

(四)调动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积极性。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坚持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理念,将考核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服务提供的数量、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可统筹用于经常性支出,将不低于50%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经考核合格后拨付给乡村医生。二是完善基层薪酬制度。建立符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点的薪酬制度,设立全科医生津贴补贴,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倾斜。落实签约服务费且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范畴。推行编外人员与编内人员同工同酬,建立编外人员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切实解决编外人员养老待遇问题。三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于公立医院,加强病例组合难度系数、入出院管理和双向转诊制度等执行情况考核,鼓励其加强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效衔接。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患者预约上转及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等指标的考核。四是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对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护士资质的村级医护人员,按乡镇卫生院同岗位人员同工同酬。提高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标准。为符合条件的在岗乡村医生统一办理“五险一金”,对法定退职的乡村医生落实养老补助政策。

(五)推动基层医改政策落地。一是完善基层绩效分配政策。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水平正常增长机制。二是推动基层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认真执行《关于调整南通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价格的通知》,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衔接。三是促进医保支出重心向基层倾斜。将符合规定的签约服务项目以及延伸处方、慢性病长处方、家庭病床等新增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确保医保基金支付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与参保人员在基层就医比例保持同步增长。崇川区开展紧密型医联体整体医保总额付费管理试点工作。四是加强基层用药衔接。制定以国家基本药物、慢性病用药为主体的上下级衔接的基层医疗机构用药目录,建立医联体内用药斜街机制,逐步满足居民慢性病、常见病的用药需求。五是创新基层编制管理。探索实行区域内编制总量管理、统筹调剂使用,备案管理人员与在编人员实行同工、同酬、同保险。六是提升基层职业发展前景。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提高到15%以上,设立紧缺型专业技术人才特设岗位,骨干医师推行协议制工资,严格落实基层全科医生高级职称超岗位聘用政策。

                                                             南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