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着力改善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环境的建议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5 17:33 累计次数: 字体:[ ]

陆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着力改善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环境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全市中医药系统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和中医药政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部署,积极参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在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中发挥了应有作用,中医药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中医药资源总量不断增加

南通市中医院门急诊大楼、海安市中医院科研教学病房综合大楼、如皋市中医院内科综合大楼、启东市中医院急诊内科大楼等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先后竣工投入使用,如东县中医院异地整体搬迁。海安市中医院、如皋市中医院、启东市中医院、如东县中医院先后升格三级乙等医院,实现提档升级。全市65%以上的县级中医院达到三级乙等中医院水平,位居全省第一方阵。截止目前,中医医院8家(三级医院5家),专科医院7家,中医门诊部19家,中医诊所168家,中医备案制诊所55家。中医编制床位5514张,每千人床位数为千分之0.75。全市中医院执业(助理)医师总人数为2279人,每千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人数为千分之0.31。

二、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幅提高

以实施中医药能力建设重大项目为抓手,积极争取中央和省中医专项资金,为全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自2016年至2018年,我市共真情中央基础建设专项资金1.23亿元,中央转移支付中医药资金848万元,省级专项中医药资金4329.5万元。积极组织实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全国和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中医院信息化建设等重大项目,持续强化中医医疗服务管理,推动中医综合服务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

全市现有7家民营中医院,南通市良春中医院、南通医博肛肠医院、南通康平疼痛专科医院、南通汉药中医院、南通瑞金中西医结合医院、南通文峰中西医结合医院、通州肛肠病医院。建成汉药研究所、良春中医研究所等3家民营中医药研究机构,建成仰三堂中医儿科门诊部等19个中医门诊部。

三、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

中医药特色优势得到充分发挥。2018年全市公立中医院门急诊诊疗人次3242838,出院人次161007,医疗收入251854.2万元。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总比例17.7%,中药饮片收入占药品收入比例14.2%,院内中药制剂收入占药品收入比例2.2%,门诊中医非药物治疗人次占门诊治疗总人次比例13.5%。全市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均设置了中医门诊和中医临床科室,门诊分别开展了冬病夏治、三伏天贴敷、膏方节、康复、针炙、推拿等服务。南通市中医院新设中医护理门诊,开展拨罐、刮痧、穴位贴敷、耳穴埋籽等服务,深受患者欢迎。

以“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项目为载体,强化中医“治未病”理念,在中医医院以及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设立“治未病”中心,积极开展规范的中医药健康体检和中医药健康干预,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调理、体格锻炼等服务。全市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覆盖率为84.19%,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覆盖率为54.92%。全市公立中医医院均设置了康复医学科,在广泛开展针炙、艾炙、耳针、拨罐、推拿治疗等传统康复疗法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现代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形成了一套以传统康复治疗为主,辅以现代康复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实现优势互补、疗效更佳。

四、切实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全面系统继承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以及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总结中医优势病种临床基本诊疗规律,挖掘民间中医诊疗技术和方药。加强对传统制药、鉴定、炮制技术及老药工经验的继承应用,依托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名老中医药专家等资源,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医疗创新团队或学科团队。全市现有国家中医重点专科3个,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1个,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1个,县级中医院临床专科能力建设项目16个。鼓励西医离职学习中医,通过省中医药局举办的西学中课程研修班,进一步提高西医人员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发挥全国和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引领和辐射作用,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2018年我市被确定首批5个全国和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基层工作站建设项目。《健康南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规定,实施中医药传承工程。挖掘民间中医诊疗技术和方药,加强对传统制药、鉴定、炮制技术及老药工经验的传承与推广。设立市级优秀中医药项目奖项。实施中医药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项目工程。

五、中医药人才培养取得新进展

加强中医药人才建设,努力培养中医药人才。全市建成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个,省级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5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5个,全国和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基层工作站7个,省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13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1个;省级全面提升县级中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建设项目20个;培养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继承人29名,培养第一、二、三、四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10名,全国中医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6名,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2名。黄氏玉蓉丸制作技艺、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技术入选省非遗名录。传统医药项目陈氏骨伤疗法,市开发区朱斌烧伤诊所肿溃灵膏制作技艺入选南通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加快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县级中医医院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中药组成部分,是当地农村中医药工作的龙头,是农村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中心,承担农村中医药工作预防保健、基层医疗等任务,接受乡村两级卫生机构的转折,承担中医药诊疗技术的挖掘整理和技术推广、乡村中医药人员培训及业务指导等任务。全市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培养计划。对全市现有基层中医药人员通过岗位培训及跟师学习等方式,提高岗位技能;鼓励长期服务基层的中医药专家通过师承模式培养基层中医药骨干人才。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苏卫基层〔2015〕13号),中医药人才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促进形成人才下移、双向流动机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骨干人员给予政策倾斜,引导他们扎根基层服务,省财政按规定给予适当补助。

我市中医药事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中医药改革创新发展有待进一步深化;中医药资源布局和服务体系建设尚需进一步优化;城乡和地区之间中医药发展水平不够均衡;基层中医药人才短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总体仍然薄弱,不能持续稳定地提供能够满足城乡居民需求的中医药服务,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今后我们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想做事的担当,敢做事的魄力和能做事的实招,开拓进取,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推动全市中医药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以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新业绩,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南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