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媒体聚焦

【南通市12320】普及应急知识 提高自救能力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5-09 字体:[ ]

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也是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主题为“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意外事故,猝不及防。天灾人祸,瞬间而至。这些灾害、事故等绝大多数发生在医院外,如果突发事件当事人和现场目击者能采取及时、正确、有效的应急救护措施,可以为医院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为保护伤患的生命健康赢得时间。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增强群众的自救互救素养和能力,可以防范和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风险,传播“人人学急救、急时救人人”的公益理念,及时抢救可能凋谢的生命之花。

地震

造成的伤害:

1、口鼻被沙土掩埋而引起窒息。

2、各种创伤,如砸伤、骨折、出血、内脏损伤、挤压伤等。

3、伤口发生感染,包括由破伤风菌感染引起的破伤风。

4、触电、煤气中毒、烧伤等。

避震措施:

室内:从地震开始到房屋倒塌,一般情况下有10到15秒的时间。

1、住在平方或楼房一层、二层者,可利用这段时间迅速转移至空旷地带;

2、如果住在楼房高层或虽住平方但因行动不便不能跑出时,可立即躲到结实的家具或坚固的机器设备旁,或墙根、内墙角等处;

3、可迅速躲进卫生间等面积小、金属管道多的房间;

4、尽量利用身边物品,如被褥、枕头、皮包等保护住头部

5、迅速关掉火源、切断电源;不要躲在阳台、窗边等不安全的地点,也不要躲在不解释的桌子或床下;跟随人群向楼下逃生时,不可拥挤、推搡或不知所措地四处乱跑;不要站在吊灯或吊顶下面。在商场内要避开玻璃窗、广告灯箱、高大货架等危险物;不要逃后返回房屋中取财务;不仅电梯,不在楼道躲避。

室外:

1、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尽量避开高达建筑、立交桥、高压线、广告牌及煤气管道等危险处;

2、驾车时遇地震,司机应迅速多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停车。

震后自救互救:

大地震后半小时内的被救者生存率可达90%,所以尽早自救和互救是减少伤亡的主要措施。

震后的自救措施:

1、保持镇静,有鉴定的生存意志,相信能脱离险境。

一时不能脱险时,要设法一开身上的物体。如有重物可能坠落,尽量设法支撑,形成安全空间,最好向有光线、空气流通的方向移动。有烟尘时,要捂住口鼻,防止窒息,等待救援。

2、没有必要时勿大声呼救。应尽量保存体力,延长生命,可用石块或铁具敲击身旁物体(最好是自来水管、暖气管),据此与外界联系。

3、注意寻找食品。若一时难以脱险,应在可活动的空间内,设法寻找水、食品或其他可以维持生命的物品,耐心等待营救。

4、在被困环境中勿用火、电。若闻到煤气味,不要使用打火机、火柴,也不要使用电话、电源开关或任何电子装置。

互救措施:互救要有组织,讲究方式方法,避免盲目图快而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1、注意倾听被困者的呼喊、身影或敲击声,根据建筑结构的特点,先确定被困者的位置,特别是头部的位置,再开挖抢救,以避免抢救时给被救者造成不应有的损伤。

2、先抢救容易获救的被困者,如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抢救时,要先使被救者头部暴露出来,并迅速清除其口鼻内的灰土,防止窒息,进而暴露其胸腹部。

3、对于埋压时间较长的幸存者,要先喂些含盐饮料,但不可给予高糖类饮食。然后边挖边支撑,注意保护被救者的头部和眼睛。

4、对怀疑有骨折或颈椎、腰椎受伤的被救者,抢救时一定不可强拉硬拖,避免二次损伤,要设法暴露其全身。

5、对被抢救出来的幸存者,应采取各种适当的方法进行现场救护。

二、都市洪水中自救:

1、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及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方。

2、将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处保存;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处,票款、首饰等物品可缝在衣物中。

3、扎制木排,并搜集木盆、木块等漂浮材料加工为救生设备以备急需。

4、准备好医药、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设施,可与外界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联系。

5、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三、预防台风安全知识:

1、台风来临时绝对不要到海边游泳、钓鱼、观潮或戏水。

海上遇险报警电话:12395。

2、要检查自己的准备措施是否完善,以及居住区域是否安全,要听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安排,不要在有危险的范围内活动。

3、关紧门窗,检查门窗是否坚固,取下悬挂的东西,检查电路、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电话线路是否正常。

4、当家门口积水时,不能凭老经验走路,尽量绕开积水。绕不开时,最好用木棍先试探,一防水深,二排除水下有窨井等危险情况。

5、路上看到有电线被吹断,掉在地上,千万别用手触摸。尤其是下雨天,积水极易导电,也不能靠近,马上拨打电力热线95598。

衷心希望广大市民积极参加应急救护知识的学习和传播,正确掌握卫生急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随时准备实践自救互救、科学施救,给自己、家庭和他人的幸福生活多储备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