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动态

乡村医生,守护百姓生命的贴心人

来源: 如皋市白蒲镇卫生所 印建 发布时间:2020-02-29 字体:[ ]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笼罩大地,举国上下,各行各业积极抗“疫”。在抗疫的队伍中,古老的如皋市白蒲镇却有着一支特殊的队伍——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曾经上世纪60、70年代社会尊称的“赤脚医生”。“千家万户留脚印,药箱伴着泥土香。”就是描述的他们当年身背棕色药箱不顾个人辛劳、得失,常常赤脚走在田间地头也赤着脚正在劳动的每一位乡亲之间,或者拉着家常在炕头为乡亲看病的情景。病人最需要的时候,“赤脚医生”会风雨无阻及时来到他们身边。

当年的“赤脚医生”,老百姓最真最诚的亲人,虽已成为那个年代的一段温暖、贴心的记忆,但是,在这场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如今的乡村医生,用他们不计个人安危得失,一辆电瓶车穿梭于村里乡间、随叫随到、任劳任怨、乐于奉献、始终坚守岗位的行动,再次让人们看到了当年“赤脚医生”对乡亲的那份贴心、温暖的形象!

蒲西居卫生室女村医生姚金明,今年40岁,2018年,曾经因为脑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脑部进行过手术,但是当疫情来临的时候,领导和同事多次劝她不要参加这场抗疫活动,可她却不顾身体虚弱的特点,主动请缨,在做好卫生室内日常工作的同时,积极投生到这场抗疫活动中。蒲西居是个大村,共35个小组,自1月20日至今,外出归来需要每天两次测体温的人数共80多人,一天曾经需要测体温的人数达到了38人,每天早晚两次,一天就要骑着电瓶车上门给这些人测76次体温,这些人员分布在蒲西居的各个小组,涉及范围广,连续30几天,姚金明骑着电瓶车,穿着防护服,不管晴天还是雨天,冒着寒冷,穿梭在这35个小组之间的每一个外地归来对象的家中,每天两次为他们测体温、宣传防控知识、做记录、报送防控报表,不辞辛劳,忙得不亦乐乎。

桥口村卫生室室长蒋小燕,丈夫徐建军是白蒲镇指定医学观察医院——如皋市白蒲镇卫生院奚斜医院的院长,在这场防控战役中,徐院长吃住在医院,坚守一线岗位,30多天没有回家一次。可是,蒋小燕,既要独自照顾家里的老人、又要做好卫生室的日常工作,同时克服困难,积极参与了这场抗疫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了各项防控工作和任务。一个在医院医学观察点、一个在防控最底层的乡村,为了打赢这场“战疫”,这对“夫妻兵”舍小家,为大家,无私无畏,共同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姜北村卫生室室长陈彪,一“老”69多岁、朱窑村卫生室室长陈浩,一“少”45岁,他们是父子。当这场疫情来临时,他们父子两个克服家庭上有90多岁老人,下有下岗失业多年的妻子等困难,“老”的不顾年老体弱、骑车不便,“小”的不顾家庭实际情况,各自骑着电瓶车分别在两个村居,起早带晚给外出归来的大人、小孩每天两次测着体温,一个多月下来达到了170多人次,陈浩还多次参加高速路口对进出驾乘人员白班、夜班的体温测量工作。他们真是无私奉献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父子兵”!

“于所长,我要上卡口值班,请你安排吧!”这是90后的合兴村卫生室室长张榕,主动打给白蒲镇卫生所所长的请战电话。张榕还是个尚在父母呵护疼爱中撒着娇,过着无忧无虑生活的女孩。可是,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小张榕一方面积极做好室内各项日常工作,另一方面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无论天气多冷,方圆29个小组的村,只要村里有外出归来需要测量体温和调查是否是疫区归来的相关线索时,一辆电瓶车随叫随到,至今以来,小张先后为相关对象测量体温41人次,从不误事。白蒲高速路口是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设定的为来回驾乘人员测量体温的卡口之一,每天人流量大, 对象复杂,天气又冷,一个班8小时下来,常常又冷又累,但是,当卡口不断需要人手时,小张主动打电话给白蒲卫生所于峰所长,申请要到这防控一线的卡口值班。2月16日这天,下着大雪,刺骨的寒风中,虽被医用防护品全副武装,但还是能隐约看清小张的轮廓,小张手拿红外体温枪,井然有序的给过往车辆的驾乘人员测着体温,此刻,谁也想不到,她还是才22岁的女孩呀!

还有,勇敢居卫生室人少事多,该室室长、中共党员周志红在做好本室日常和大量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自己已经多次在卡口值班,当卫生室人员有事不能参加卡口值班时,不顾疲劳,主动向所长请战,顶替他人,连续值班。

白蒲这片土地上,他们只是70多名乡村医生的一个个缩影,在这场抗疫的斗争中,还有许多心系百姓疾苦、不计个人安危和得失,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无私奉献的乡村医生们!

疫情无情人有情,没有什么豪言壮语,白蒲镇的乡村医生们,用爱、用无私奉献、用担当筑起的疫情防控线将会越来越牢固,疫情定会早灭,百姓更加幸福安康!我们的乡村医生们是无愧于百姓守护生命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