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下午,南通市卫生健康委召开2023年度全市医政医改科教中医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国两会及国家、省、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2年工作情况,部署推进2023年医政医改及科教中医重点工作。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兵出席会议并讲话。
张兵表示,2022年全市医疗条线干部职工,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健康南通”战略,统筹疫情防控和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锐意进取、勤奋工作,在深化综合医改、改善医疗服务、提升诊疗能力、优化医疗秩序、融洽医患关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就当前重点工作,张兵要求秉承“人民至上、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持续推动综合医改纵深发展;要从严从紧抓好医疗质量控制,落实年度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要强化发展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紧密结合市情特点和防病治病需要,推动科技创新和卫生健康事业的深度融合;要充分发挥南通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因地制宜、蹄疾步稳推进中医强市建设;要压实责任,强化专项整治和制度执行,持续加强医疗行风建设。
会前,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李少冬教授作专题讲座。他从加强财务基础管理、推进医院业财融合、加强内部治理体系建设、加强内控风险管理、推进内部绩效考核、实施业务流程重组、加强精细化管理、改革医疗服务模式、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打造高素质经营管理队伍等十个方面,分别阐述了提升医院运营效率的方法路径。
会上,如皋市卫生健康委、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如东县中医院分别作交流发言。
市中医药管理局专职副局长糜大国主持会议并部署2023年度医政医改科教中医重点工作。他要求,全市医疗条线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挑战,乘势而上、攻坚克难,慎终如始做好“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疫情救治工作,认真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入推进“美丽医院”建设、重点学专科建设,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步伐,积极提升医疗机构科技创新能力,以内涵建设持续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会议就切实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作专题部署。会议要求全系统全面推进七项重点工作。一是明确责任。组织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明确岗位职责任务。二是完善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预防机制,研究制定安全标准化制度。三是建立网络。明确网格长和网格员工作职责,实现风险隐患清单化管理。四是开展培训。结合“党建+安全”结对共建活动,迅速开展消防系列培训。五是启动演练。5月底前,完成一轮全员、全区域应急演练。六是理清职责。落实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外包单位、施工单位、投资单位责任监管。七是强化督查。组织开展地毯式跟踪督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会议以电视电话形式召开。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委主要及分管负责同志;通大附院分管院长,医务科、科教科、护理部负责人;委属委管各医院院长、分管院长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市急救中心、中心血站主要负责同志;委医政处、体改处、科教处、中医处全体人员;市医学会、中医药学会、护理学会、医师协会、医院协会负责人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