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回来啦!”历时一年,跨越万里,中国(江苏)第20期援马耳他、圭亚那医疗队于9月22日、9月26日顺利回国。市卫生健康委和派出单位代表手捧鲜花到站迎接,向凯旋的援外医疗队员致敬。
援马耳他医疗队
中国(江苏)第20期援马耳他医疗队是一支中医特色的援助队伍,全队共有6名队员,由南通和淮安两地派出。南通派出的3人分别是来自南通市中医院的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唐李梅、推拿科主治中医师曹颖和南通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讲师周雯婷。一年来,他们以高超中医技术和优良医德为马耳他民众提供专业医疗服务,积极推进援马医疗各项工作,中国驻马耳他大使馆授予医疗队“岐黄使者杰出贡献医疗队”荣誉称号。
援外期间,医疗队累计完成诊疗人数7558人次,推广中医类新技术新项目26项,深入马耳他当地企业、学校、市政厅、老年活动中心、城市广场、养老机构及国家游泳馆等场所,开展义诊服务与健康讲座,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医贴近大众生活。还针对性开展太极拳培训班,为当地护理院护士提供中医老年护理技术培训;同时积极带教临床学生,致力于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中医医疗队伍。
中医夜市在国内如火如荼,援外医疗队也把中医夜市“复制”到了马耳他。医疗队首次在海外推出“中医夜市”项目,并打造了一系列沉浸式体验活动,比如八段锦、体质辨识、中药代茶饮等,推动中医走进大众生活,受到马耳他政府和人民的热烈反响。
2025年9月15日,马耳他总统米丽娅姆・斯皮泰里・德博诺在总统官邸亲切接见即将离任的第20期援马医疗队,她高度赞扬医疗队一年来为马耳他民众健康所做努力,提及中马友好关系自明托夫时代延续至今,肯定了医疗队为两国友谊注入活力。
援圭亚那医疗队
中国(江苏)第20期援圭亚那医疗队由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单位的16名队员组成,涵盖普外科、骨科、肾内科、妇产科、儿科、眼科、麻醉科、烧伤整形外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个专业领域。
自2024年9月抵圭以来,第20期中国(江苏)援圭亚那医疗队分别在乔治敦公立总医院(GPHC)和林登医院(LHC)开展工作。一年来,医疗队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念在当地开展各项工作,通过临床技术赋能、人才培养、义诊巡诊等多元化举措,成功推动医疗援助工作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援外期间,医疗队累计接诊门诊患者11130人次,完成手术2034台,成功救治危重患者155人次,开展中医诊疗2898人次。
此外,医疗队积极引入100多项各类新技术,开展140余次临床培训,其中荧光腹腔镜技术、用于分娩的电子镇痛泵技术、微创髋臼骨折手术、创伤疤痕修复重建技术等多项技术,成功填补了当地医疗领域的空白,为增进当地民众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用仁心妙术护佑生命健康,用无畏担当点亮希望之光,让“中国医生”成为专业与可信任的代名词。
医疗队在开展医疗工作的同时,积极扩大对外宣传,讲好中国援外医疗故事。在《圭亚那纪事报》、《凯丘新闻报》、圭亚那国家有线新闻网等当地国家级媒体发布报道50余次。医疗队还通过脸书账户、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持续更新工作情况,有效提升了中国医疗队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第20期中国(江苏)援圭亚那医疗队的工作得到了圭亚那政府机构、卫生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圭亚那卫生部安东尼部长、外交部托德部长、印第安人事务部苏凯部长等人均在不同场合对本届医疗队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第20期中国(江苏)援圭亚那医疗队以精湛医术和无私大爱架起了民心相通的桥梁,为中圭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让友谊之花在这个南美国家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