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奥密克戎毒株传播迅速、国内聚集性疫情频发的严峻形势,市卫健委机关全体党员时刻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冲锋在防疫一线,把做好疫情防控作为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的具体行动,在防疫“主战场”全力以赴守护群众健康。
“特殊时期,不能有一丝一毫松懈”
督查一线:他们用“铁脚板”筑牢防控网底
“特殊时期,医疗助产机构一定要加强疫情防控力度,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4月3日,市卫健委妇幼健康处处长、党员杨卫超仍奔忙在抗疫一线,指导督察市区医疗助产机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为规范有序做好疫情期间孕产妇医疗服务保障,近期,我市一批涉疫孕产妇定点医疗机构得以确立。“针对从开发区、通州区等疫情相对严重地区转来的、妊娠期已达37周的孕妇,我们及时安排她们至通大附院、妇幼保健院就诊。”杨卫超表示,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要求,院方为她们专门设置了专属病房,在保障孕妇安全健康的基础上,为临产孕妇提供医疗服务。
早在今年2月初,市卫健委就发动机关党员干部组建两组专项督查组,进行全方位、高频次的督查,用“专业化+铁脚板”筑牢防控网底。连续两个月来,督查组所有成员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风雨无阻,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督查工作一线。
其中,一组迅速走遍10个县(市、区)200多家隔离点,他们马不停蹄,连轴奔波,就隔离点的规模和设置是否规范进行专项督查,关闭小而散的、征集整改大而集中的点位。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每万人口储备20间隔离房间”的要求,截至2月20日,储备量已全部达标,其中,4小时可用应急隔离房间储备达63%(超过目标13%),“铁脚板”跑出了应急储备完成率100%。
另一组以“四不两直”的方式,赴10个县市区、乡镇指挥部、疾控中心、医院、基层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进行全覆盖、拉网式督导检查。他们全面细致地查看了流调溯源、应急预案、核酸检测能力和院感防控等方面的相关情况,鼓励好的做法,提出存在问题,并结合实际给予针对性改进建议。专项督查严格落实“日督查、日报告”制度,所有问题当天形成清单,第一时间交办各地,销号整改,夯实全系统疫情防控工作水平。值得一提的是,该督查组对全员核酸检测组织实施能力督查情况的通报,因直面问题、严谨细致,在全市疫情防控点调会上获市领导点名表扬。
“守好一座城,就是守住了一个家”
防疫指挥部:他们24小时全天候无悔坚守
4月3日,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综合工作组成员、市卫健委疾控处副处长宋玥和往常一样忙碌。清明假期,这位90后年轻妈妈一天也没有在家陪孩子。
“习惯了,今年以来就没有休息过。抗击疫情,人人有责,何况我是年轻党员干部,我不上谁上?”如果把抗击“疫”情看做一场战斗,宋玥就是战场上的“侦察兵”,负责快速摸清“敌情”。疫情发生以来,宋玥和同事们全力组织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开展重点人员追踪调查,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梳理出病例的感染来源及可能的传染路径和密切接触人群,及时汇总上报有关疫情防控信息。
宋玥的丈夫是一位民警,除了办案外,深夜还要去高速卡口执勤。这对年轻夫妇平时就聚少离多,清明假期更是忙碌,只能将两岁的孩子托付给父母。“我深知自己虽是一位母亲,但更是一名党员!因为守牢第一道防线,就能守好一座城,守好了一座城,就是守住了一个家。”宋玥说。
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像宋玥这样的优秀党员还有很多。目前,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综合工作组、医疗救治组、新闻宣传组、涉外协调转运组、医疗废物处置组等“一办十七组”,每天都有数十人坚守在指挥部,实行24小时轮班制,他们吃住都在指挥部,每个夜晚灯火通明的办公场景成为这里全天候运转的最好佐证。
“自本轮防疫大战打响以来,为夯实指挥体系,第一时间落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卫健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坚守指挥部,坚持24小时应急状态,研判疫情到深夜、凌晨召开部署会议、通宵达旦进行应急调度等已成为工作日常。”市卫健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石红梅介绍,他们把办公室当“战场”,与病毒赛跑,高效完成了全市疫情防控政策文件起草、应急处置、大数据整理分析、防疫科普宣传、信息发布等重要工作,确保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平安。
“越是关键时刻,越要站得出来”
基层社区:他们发挥余热当好健康守门人
“您好,靠边停一下车,请出示下行程码、健康码……”4月2日下午,在崇川区城东街道德民路卡口处,市卫健委退休干部、74岁的老党员李锦诚为经过路口的行车人员查码测温。
“由于错过了一开始的社区志愿者招募令,今年3月份我暂时以‘替补人员’的身份出现于志愿者名单中。虽然是‘替补’,但我的心一直处于‘战备’状态。”为了能在接到电话的第一时间赶至防疫卡口,李锦诚将工作所需的口罩、水杯、工作服等物品统一打包,放在客厅门口处。一旦其他志愿者出现无法到岗的情况,李锦诚便会毫不犹豫背上背包,骑上电瓶车赶到岗位上。
3月26日凌晨5点多,德民社区工作人员打电话告诉李锦诚,一名志愿者因身体原因无法到岗,人手紧缺,需要他立刻前往卡口执勤。李锦诚顾不上洗漱收拾,背起背包就往外赶。“直到骑上电瓶车,阴冷的风扑面而来,我才发觉自己衣服穿得不够多,但当时情况紧急,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赶至卡口后,李锦诚在冷风中戴紧帽子、裹紧衣服,坚守在岗位上,直到交接班人员回来替岗。“电话就是命令,党员就应该在最困难的时候冲在最前线,越是关键时刻,越要站得出来。”李锦诚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会一直坚守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为服务群众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自疫情暴发后,市卫健委机关党委向退休党员发出抗疫召集令后,李锦诚、孙秀梅等一批退休党员积极行动起来,在各自所在的小区发挥余热,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利用专长开展防疫宣传等各种形式,在基层一线贡献各自的抗疫力量。
“在与奥密克戎的较量中,市卫健委全体党员经受了作风是否过硬、本领是否高强的考验,牢牢把握疫情防控主动权,坚决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以大家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健康指数,用奉献与付出为江海百姓健康护航!”市卫健委副主任、机关党委书记张莉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