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离任交接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吴新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健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制度”。这是新时代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激励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担当作为,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持干字当头,奋发进取、善作善为”,“政贵有恒。为官一方,为政一时,当然要大胆开展工作、锐意进取,同时也要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这为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围绕引导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研究出台《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离任交接实施意见》,推动“新官理旧账”。市县两级共153名“一把手”完成交接,累计填报交接书96份,交接事项1500余件,取得明显成效。
一、具体实践
1949年4月,南通市海安县委新老书记以召开县委会成员会议的形式,围绕对工作总体把握、党的建设、新区工作、市镇工作等方面进行交接。我们学习借鉴海安革命时期领导干部离任交接经验,注重结合时代要求深化拓展,推动离任交接迭代发展、持续完善。2007年,创新建立选人用人责任、机构编制管理责任和经济责任“三责联审”机制;2014年,南通市通州区出台领导干部离任交接暂行规定。近年来,我们持续强化对离任交接的实践探索,坚持以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为重点,聚焦“实交”和“真接”两个关键环节,通过强化制度设计、细化具体举措、完善相关机制,实现交有质量、接有实效,推动践行正确政绩观落地落实。
第一,在“实交”上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施策,使交接内容更加精准、交接程序更加合理、交接责任更加明晰,为提升交接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细化交接清单。制定县(市、区)、机关部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等4类主体“1+N”的交接清单,“1”即党的建设,明确将选人用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等重要事项作为首要清单,督促“一把手”自觉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N”即针对4类主体分别设置个性清单,县(市、区)突出经济发展、民生与社会事业、基层治理和社会稳定,机关部门突出重点业务工作,国有企业突出经营发展、资金资产、安全生产,事业单位突出社会服务工作,做到分类施策、力求精准科学。
规范交接程序。明确组织部门下发通知、离任者填报、组织会议交接、双方沟通交流、接任者开展调研等5个步骤。在交接形式上,明确以会议交接为主、个别交流与现场考察相结合的形式,会议交接可与任职宣布会议统筹,离任者现场移交书面材料,作简要说明并提出相关建议,接任者作表态发言。对不宜书面交接、会议交接的事项,可以通过个别交流进行补充交接,应对个别交流予以规范,推动交接更加深入全面。
明确交接原则。突出主要负责人的职责使命,交接内容聚焦核心事项,不要求面面俱到。突出背后考量,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要求在交接时更加注重实践经验和工作思考,交流重要事项的相关背景、前因后果、发展过程、个人建议等“隐性事项”。突出问题导向,离任者要对想做但最终没有做、已确定做但尚未开始做、正在做但还没做完、已经做完但存在失误和瑕疵等4类重要事项进行梳理,确保将当前重点任务、亟须解决的矛盾问题和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交接清楚,防止具体的、表层的事务移交与罗列数据信息冲淡交接本身的意义。
压实交接责任。干部任前谈话时,将落实交接责任、认真做好交接工作作为谈话重要内容,推动干部深化对离任交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提升主动性。强化过程监督管理,对没有按时做好交接工作的及时发放提醒函,对态度不端正、填报不符合要求的退回完善、批评教育,确保交接有质量、不流于形式。
第二,在“真接”上围绕解决“新官不理旧账”延伸链条,多措并举,让接任者接得明白、接有动力、接出成效,切实将交接“后半篇文章”做深做实。
抓住关键节点。设置干部离任交接后3个月的过渡期,要求接任者利用这段时间对交接事项开展调研,明确工作重点难点,理清思路、拿出措施。组织部门适时开展谈话,进一步了解接任者在新岗位的工作思路,自觉增强理好“旧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交接事项工作进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利用任职半年、一年等时间节点,通过集中座谈、个别交流、旁听会议等方式,对交接情况开展“回头看”,动态掌握接任者接旧账、抓落实、促发展等情况。
加强评估研判。将交接质效作为综合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探索建立“全周期管理”机制,将交接跟踪管理期延长至干部整个任职周期,在任中考察和任期考察时对接任情况和履职表现进行全面了解、纵向比对,客观评价干部综合素质能力,持续放大交接整体效能。坚持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掌握干部对交接事项的推进情况,采取“个人谈+领导评”与“民主议+组织考”相结合的方式,对接任者的融入度、胜任度、满意度等进行客观辩证评价,促进干部更好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深化激励约束。加大对交接质效的结果运用力度,对传承接力、敢为善为、善作善成的领导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晋升、评优评先;对主观努力但存在能力短板的,有针对性地开展谈心谈话、教育培训;对思想认识不到位、敷衍了事或对交接事项推诿扯皮的,采取函询诫勉、调整岗位等组织措施。健全问题线索移送制度,对存在弄虚作假、消极回避造成不良影响和重大损失的,依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责任,切实增强交接的约束力。
打造工作链条。注重将离任交接与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教育培训、综合考核等有效衔接、深度融合,将交接情况作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具象表现纳入《干部政治表现正、负面情形对照清单》,实时记入干部政治表现纪实档案,作为反映“一把手”政治表现的重要参考,作为加强“一把手”政治监督的有力抓手。加强年度间指标数据波动分析,既看推动发展的工作实绩,也看解决遗留问题的实际成效,考准考实前后任主要负责人履职业绩。
二、工作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防止换届后容易出现的政绩冲动、盲目蛮干、大干快上以及‘换赛道’、‘留痕迹’等现象”。当前,南通市正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迫切需要首先回答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这一关键之问。我们将建立完善主要负责人离任交接制度,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着眼提升交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引领推动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努力以实际行动勇挑重担、多作贡献。
一是杜绝“政绩冲动”,强化教育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坚持出实招求实效,不搞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数据造假;坚持打基础利长远,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劳民伤财。”少数干部对离任交接不重视,归根结底是政绩观出现了偏差。这就需要我们持续抓好政绩观教育,引导“一把手”杜绝急于求成的“政绩冲动症”,增强做好交接的主动自觉,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强化“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
二是突出“四两拨千斤”,强化整体联动。“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离任交接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做好“实交”和“真接”两篇文章,在“实交”上重点推动离任者全面梳理交接事项、及时处理未了事项,做到“交有质量”;在“真接”上重点推动接任者对交接事项认真开展调研,切实履职尽责,做到“接有实效”。要推动离任交接更好融入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干部工作“五大体系”,以点带面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离任交接不是组织部门一家的事,需要纪检监察机关、审计、统计等部门通盘合作,共同打好组合拳。
三是防止“击鼓传花”,强化刚性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关键在真抓,靠的是严管。”只有强化制度执行力,才能使离任交接规范有序。要严格执行任期制度,防止频繁调整滋长浮躁情绪、诱发短期行为。探索将离任交接嵌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流程,与“凡提四必”、任职前公示、任职谈话等同样作为必经程序,与全程纪实、任前事项报告、“一报告两评议”等一并作为全程监督的必要内容,通过制度化推动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干部真正交得清清楚楚、接得明明白白。
四是坚持“长期主义”,强化久久为功。做好离任交接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一位局长深有感触地说道:“我现在是接任者,从接‘棒’的时候就要考虑离任时给下一个接任者交什么的问题。”要坚持常抓不懈,认真处理好时、度、效的关系,坚决不搞“一阵风”。要探索建立科学、公正、合理的评价标准,细化量化评价指标,既抓交接的关键节点、也抓交接的后续情况,既看客观因素、也看主观努力,既用事例佐证、也用数据说话,使交接成效的评判更加精准科学,着力以完善离任交接制度推动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一张蓝图绘到底。
(作者为中共江苏省南通市委书记)
本文刊发于中共中央组织部主管的《党建研究》2025年第7期,转载自共产党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