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举办的2024年全国血防宣传周主题海报征集活动中,我市选送的一幅作品从全国征集的172幅海报中脱颖而出,入围优秀海报,并拔得头筹,被选定为主题海报。
2024年4月8日-14日是首个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主题是“传承血防精神,加快消除进程”。
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是血吸虫感染人或哺乳动物引发的一种寄生虫病。受感染的人或哺乳动物在有钉螺孳生的江湖洲滩或沟渠地带排泄粪便,扩散虫卵,是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虫卵经过钉螺体内,成长为尾蚴。人或哺乳动物接触含有尾蚴的水(医学上称为“疫水”)即可被尾蚴侵入皮肤,从而感染致病。
急性血吸虫病表现为发热、皮疹、腹痛、腹泻、肝脾肿大等症状;慢性期表现为慢性腹泻或痢疾。血吸虫病进入晚期会造成劳动力下降,影响生产生活,若不及时治疗,将导致肝脏、脾脏等损害,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我市有血吸虫病吗?
我市历史上属血吸虫病轻度流行区,历年累计病人2万余人,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几代血防人员的努力防治,我市血吸虫病得到有效控制。全市于2018 年达到国家《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标准。近年来,我市认真开展螺情监测、病情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血防消除成果得以持续巩固。
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1.避免接触疫水。不要在野外陌生水域轻易下水游玩,特别是有警示标牌处更不能涉水,听从巡视指导,远离危险区域。
2.做好各项防护。船民、渔民及其他涉水作业人员在生产生活中要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长袖手套、穿长筒胶靴、涂抹防护油膏。
3.加强粪便管理。改水改厕,防止粪便污染水源。
4.及时就诊检查。如接触野外可疑水体后一个月左右出现发烧等症状,应尽快就医,并主动告知接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