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是中国民族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从考中状元到弃官办厂,再到投资教育、文化、慈善等公益事业,在张謇身上,浓郁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他将经商视同齐家、治国之大事,认为企业应该具有社会责任和家国观念,反对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张謇的这句名言,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张謇生活在一个内忧外患并存、中西文化碰撞、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出身农家的他半生苦读,于41岁高中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然而不久之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回家丁忧的张謇闻此消息,义愤填膺,在日记中写道“和约十款,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
《马关条约》除割地赔款外,还允许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在中国办厂、筑路、开矿。因此,抵制经济侵略的呼声越来越高。两江总督张之洞上书朝廷,委派张謇在通海地区经商办厂。经商办厂,对张謇来说完全是陌生的。但是,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在张謇看来,只有发展民族工业,才能抵制帝国主义的侵略、抵制外国资本的侵入,办厂也不失为一种救国之途径。于是,他毅然放弃功名仕途,应张之洞之邀,利用通海地区产棉的优势,着手创办大生纱厂。“大生”一词,源于《易经》“天地之大德曰生”。从纱厂的命名可一窥其社会理想。张謇高举“实业救国”大旗,先后创办了数十个企业,形成了近代中国著名的大生资本集团,涉及工业、农业、渔业、交通运输、水利、盐垦、金融、通信等领域。1936年中华书局出版《世界实业家列传》一书,在全世界范围内列了10位著名实业家,中国唯一在列的是张謇。
除投资于新企业外,张謇还将利润不断投向公益事业。在他看来,“夫世界今日之竞争,农工商业之竞争也。农工商业之竞争,学问之竞争”。他大声疾呼:“救亡之策,莫急于教育”“图存救亡,舍教育无由”“一国之强,基于教育”“今求国之强,当先教育”。他还断言,“有礼教有学问之国,即亡亦必能复兴”。自1902年创办通州师范学校开始,经他独自创办或参与创办的学校达数百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多所百年老校的创办均与张謇有关。据统计,从1902年到1926年,张謇仅仅为兴办各种教育事业便注入个人资金257万元。
张謇还将慈善事业作为治理地方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缺什么,他便办什么,从育婴堂、养老院、贫民工厂到济良所、残废院、慈善机构,形成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关怀救护体系。此外,他还着力创办各类公益文化事业,如图书馆、博物馆、公园、公共体育场等,开社会教育之风气。
张謇一生创造财富无数,但却没有留给自己的子孙,几乎都奉献给了社会。在他心目中,有一个理想社会,即如他所说“新世界雏形”。他在垦牧公司股东大会上说:“借各股东资本之力,以成鄙人建设一新世界雏形之志,以雪中国地方不能自治之耻,虽牛马于社会而不辞也。”为了理想社会的实现,他尽其所有,其精神、境界、情怀,永远值得当今的企业家学习。(南通大学教授、张謇研究中心副会长王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