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祥和的新春佳节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潜藏着重重风险。低温天气、节日期间饮食作息的变化,都可能使他们脆弱的心脏不堪重负。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一个名为“心电一张网”的民生项目正全力运转,为百姓生命健康筑牢安全防线。
“心电一张网”的意义,远不止于让居民在家门口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其关键在于开辟一条专门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救治高速通道。
2024年12月20日晚,南莫镇姜刘村的邓先生因胸痛、牙疼到村卫生室求医,村医黄根华当即使用便携式可穿戴12导联心电记录仪为其进行心电图检查。当天19时25分,心电图检查完成,图像被立即传送到海安市人民医院“心电一张网”诊断中心,随即邓先生被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一张网”应急响应迅速启动,海安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顾顺忠迅速建立远程连线,指导村医展开现场急救。黄根华依循指令,快速为邓先生实施负荷量双抗治疗,让其含服速效救心丸并平躺静休,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20时16分,救护车将邓先生送抵海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为其完善肌钙蛋白检查并明确诊断。20时40分,邓先生被护送至导管室。20时45分,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开始。21时30分,手术成功,邓先生胸痛症状明显减轻。
邓先生的救治过程紧密高效,这得益于“心电一张网”的完善机制和科学流程。“我们每名心内科医生的手机里都下载了‘心电一张网’应用。”海安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心内科颜永进主任医师介绍,医院制定了“心电一张网”心电图会诊制度,安排高年资心内科医生轮流值班、24小时在线,确保在该平台上传的每一份心电图都能得到及时响应。接收到实时上传的患者心电图后,值班医生可立即远程指挥现场进行院前抢救,救护车接到患者后继续进行专业的车载抢救,患者到达医院后直接通过“绿色通道”进入导管室,接受急诊手术。若遇到危重疑难病例,该院还会通过远程会诊中心积极对接“全国心电一张网”,寻求国家级心血管防治专家的远程技术支持,确保患者得到救治。
目前,海安市“心电一张网”以海安市人民医院为龙头,以二级综合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为枢纽,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医、诊所为依托,借助可穿戴12导联心电记录仪,对接上级医院远程心电智慧信息平台,构建起体系完善、覆盖全面、方便快捷、服务可靠的三级网络诊疗服务体系。项目推进过程中,海安市为全市227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便携式可穿戴心电设备,实现设备全覆盖。同时,海安市人民医院牵头对基层医务人员展开密集培训,确保人人熟悉工作流程、熟练操作设备、掌握心电诊断知识。
大公镇仲洋村卫生室村医崔玉青对此感触颇深:“村里的年轻人现在大多在外务工,老人如果身体不舒服,去县城看病很不方便,很多时候就耽误了治疗。有了‘心电一张网’,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做心电图检查,检查结果可实时上传到市人民医院远程心电智慧信息平台,专家很快就能给出诊断,实在太方便了。”
海安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吴金祥表示,“心电一张网”项目作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重要抓手,有助于更好实现“上下联动、医疗资源共享、数据互联互通”,进一步加快构建“防、筛、管、治、研”一体化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新模式的步伐。通过推进该项目,该市打通居民就医“最后一公里”,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得到县域内最优质的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