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当天,市疾控中心对外通报全市艾滋病最新疫情:截至今年11月底,我市累计发现和接到报告南通籍或居住在南通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为1920例,比去年同期略有上升。全市艾滋病疫情总体上保持低流行态势,但流行模式呈现多样化,男男同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青年学生和60岁以上老年男性人群的报告病例数在逐年上升。
当前,我市艾滋病疫情主要呈现四大流行特点:一是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者的增长幅度出现减缓的迹象。近十年我市每年新发现阳性者的增长幅度一般在30%~50%左右,而今年的增长幅度下降为7.8%,首次出现低于10%的增长率。二是全市艾滋病疫情总体上保持低流行态势,但部分人群感染率持续较高,突出体现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三是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男男同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四是受艾滋病影响人群进一步增多,流行模式多样化,流行形势更加复杂,青年学生、60岁以上老年男性人群的报告病例数有逐年上升趋势。
为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针对我市艾滋病疫情呈现出的流行特点,“世界艾滋病日”前后,全市各有关部门积极围绕宣传主题,先后组织人员进社区、工地、校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除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我市还逐步建立健全艾滋病监测检测网络。目前,全市共有各类人群监测哨点8个(其中国家级哨点4个,省级哨点3个,国家级性病区域监测点1个),形成了覆盖各类重点人群的综合监测网络,监测各类高危人群近4000人,及时掌握全市疫情动态,为政府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尽管“十二五”期间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如期实现了规划目标,但是,全市艾滋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防治任务依然艰巨。
随着监测检测力度加大,感染者和病人发现数逐年增加,加之抗病毒治疗和抗机会性感染治疗的可及性不断提高,病人存活时间延长,感染者和病人的总量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就医、就业、入学和生活救助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需要我市相关部门予以重视并妥善解决。同时,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特别是男男同性传播,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传播方式更加隐蔽,防控任务更加艰巨。此外,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在已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中流动人口约占1/3,对这些人员的管理和干预难度很大,也给防控工作增加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