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上午,南通市疾控中心来到当地一家污水处理公司,开展环境污水中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监测采样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脊灰病毒监测工作,提供我省维持无脊灰状态和疾病预警预测依据,应国家疾控中心要求,自今年1月份起,我省正式加入世界卫生组织脊灰病毒环境监测网络,南通市作为全省三个定点监测点之一,将担负开展脊灰病毒环境污水监测工作任务。
脊灰病毒属于人肠道病毒属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易感宿主后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但脊灰病毒随着感染者排出粪便可在外环境中存在较长时间。开展脊灰相关病毒环境监测工作,通过建立环境污水中脊灰病毒检测技术和方法,可在人群尚未出现病例前,提前发现外环境中可能感染易感宿主的病毒,前移预防控制入口,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少病例。脊灰病毒环境监测结果用来评估外环境循环和感染程度、范围,作为某一特定人口地区无脊灰循环指标,提供最终消灭脊灰依据。
根据监测方案的要求,原则上要求选取污水处理厂覆盖人群应高于10万人,日均处理污水能力大于5万吨,此次选择的这家污水处理公司,覆盖人群约70万人,日均处理污水能力为24.8万吨,符合设置监测点要求。南通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科将在每月上半月、下半月各采集1次该监测点污水入口处的污水,采集的污水标本将全程冷链储运并送达省疾控中心脊灰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和型内鉴定。
接下来,南通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科将继续严格按照监测方案要求,应用环境污水中脊灰病毒检测技术和方法,开展外环境中脊灰病毒和人类肠道病毒监测工作,为全市维持无脊灰状态和肠道病毒流行预警提供依据。